講座主題:仿生不對稱氧化初探
專家姓名:劉磊
工作單位:山東大學
講座時間:2024年12月04日14:30-15:30
講座地點:藥學院實驗大樓516會議室
主辦單位:煙臺大學藥學院
內(nèi)容摘要:
氧化反應可將低氧化態(tài)物質轉化為高氧化態(tài)新物質,,是合成化學重要的反應類型,。由于氧化往往存在多種競爭性的反應途徑,,且氧化中間體多是熱力學不穩(wěn)定的活性物種,,加之可與氧化兼容的不對稱催化體系有限,,不對稱氧化一直是合成化學領域最具挑戰(zhàn)的難題之一,。自1980年Sharpless首次實現(xiàn)烯丙醇的高對映選擇性氧化,,化學工作者在烯烴,、硫醚,、環(huán)酮和二級醇等活潑官能團的不對稱氧化領域取得顯著的成果,。但是,對不對稱氧化的了解仍十分有限,,發(fā)展新型不對稱氧化反應極具挑戰(zhàn),,特別是惰性底物和易毒化催化劑底物的不對稱氧化亟待解決!
針對新型不對稱氧化反應效率和選擇性控制難題,,以突破傳統(tǒng)活潑底物限制為目標,,受酶催化模式和酶結構啟發(fā),,仿生開發(fā)了三類手性豐產(chǎn)金屬催化劑,分別通過建立錳催化劑與底物的多重弱相互作用,、調(diào)控配位飽和雙核鐵催化劑橋連結構以及采用路易斯酸性較強的鈦催化劑,,解決不對稱氧化反應的效率以及化學、區(qū)域和對映選擇性難題,,相繼實現(xiàn)系列惰性底物和易毒化催化劑底物,,如sp3碳氫鍵、雜原子和不飽和體系的不對稱氧化,。
主講人介紹:
劉磊,,山東大學教授。研究方向為仿生不對稱氧化,、化學生物學,。圍繞不對稱氧化研究領域,以通訊作者身份已在J. Am. Chem. Soc.(7篇),、Angew. Chem. Int. Ed.(9篇),、Nat. Commun.(3篇)、Acc. Chem. Res.(1篇)等期刊發(fā)表研究論文80篇,。
曾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基金(202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yōu)秀青年基金(2017),、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重點項目(2021),、霍英東青年教師基金(2016)、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2013),、山東省杰出青年基金(2014),、山東省自然科學二等獎(2022,第一完成人),、山東省青年科技獎(202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