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繼學,,男,1981年生,山東臨淄人,。2010年畢業(yè)于山東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現(xiàn)為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榮獲“2022年煙臺大學優(yōu)秀教師”榮譽稱號。從教十余年來,,他謙虛自省,循循善誘,,做學生學習道路上的引路人,;他不斷探索,守正創(chuàng)新,,培養(yǎng)有情懷,、有良知的人文學子;他堅持教書育人,,育人為先,化為甘雨潤禾苗,。

授人以漁 常教常新
“煙臺生態(tài)環(huán)境較好,,離家鄉(xiāng)比較近,學校又有一定的實力和知名度,,所以我最終選擇了煙臺大學。記得來學校面試完后,,我到東門海灘坐了一會兒,,想到人生要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不知前路如何,,有些期待,,又有些惶恐?!?010年,,王繼學懷著對前路的未知和心中的忐忑,踏上了煙臺大學的講臺,。
從教十余年來,他先后教授本科生課程《大學語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國古代文學史》《詩經精讀》以及研究生課程《文學經典研讀》《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文學專題》,。
“畢業(yè)的時候,,導師告誡我,工作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把講臺站住,?!睂煹捏鹧砸恢北薏咧趵^學,使他高度重視課堂教學工作,。工作的第一個學期,,他只講授一門課,,但他將半年所有工作時間都用于鉆研備課。一義有疑,,不敢輒授,,窮根究底,方獲心安,。為了達到最好的課堂效果,,王繼學不斷打磨自己的備課內容,“有時候,,備課到半夜兩點,,早上八點的課,大腦中還存有昨晚的記憶,,講起課來也更流暢,,疲憊也不復存在了?!蓖趵^學老師如是說,。
“既授以魚,又授以漁”是王繼學始終秉持的教學理念,?!按髮W課堂上能傳授的知識很有限,更多的知識需要學生課下自己去獲取,?!彼ㄟ^課堂教學,給學生示范學習方法,、研究方法,,引導學生形成批判性思維,以提高學生求知能力,。課堂上,,他十分注意學生的反饋?!白罾硐氲恼n堂應該沒有低頭族?!蓖趵^學說道,“如果教師能提供給學生新的東西,,并能將新的教學內容講得有趣,,學生學習起來就會輕松,也會有更深刻的印象和進一步探究的意愿,?!睘檫_到理想的課堂效果,他精選教學內容,用新穎有趣的內容來充實課堂,,吸引學生,。
傳道授業(yè)不忘初心,教書育人不辱使命,。從教以來,,王繼學始終將教學工作作為自己工作的中心。在教學過程中,,謙虛自省,,擇善而從,向老教師,、先進教師學習教學方法,、教學技巧,避免采用照本宣科,、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并主動進行教學改革,是煙臺大學第二批在線課程建設項目“中國古代文學史”團隊成員,,煙臺大學一流課程《中國古代文學史》團隊成員,。參編“中國古代文學史”課程教材《中國古代文學經典選讀》(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年出版)。曾獲煙臺大學第八屆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二等獎,、煙臺大學第三屆教學質量獎,,獲評煙臺大學2018-2020學年度優(yōu)秀導師、2018年煙臺大學優(yōu)秀本科畢業(yè)論文指導教師,。王繼學以過硬的專業(yè)知識和生動有趣的教學風格,,贏得了學生的一致好評。學生課堂教學評價一直良好,,近些年一直保持在學院前10%,。
求真求實 盡善盡美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對于人文學科的科研,,王繼學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人文學科科研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工程科學等有較大不同,既要求真,,又要兼顧善,、美、趣,,做到人能弘道,,道亦弘人,。”“求真務實,,實事求是”是人文學者應當一直追求的,,但他認為,“真”并不是唯一追求,,而打造有情懷,、有擔當、有良知,、有趣味的人文學科,,才應當是人文學者的至高追求。人文學科的成果,,既要求多,,更要求好。好,,就能傳世,,就能化人,就能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甚至經濟效益,,就不僅是象牙塔里的屠龍術,。
“科研促進教學”是王繼學老師一直認可的觀點,但并不是所有的科研工作都能對教學起到促進作用,。對人文學科教學來說,,他認為以教學內容為研究對象的科研工作,最能夠助益教學水平的提升,。如中國古代文學的教學內容中有很多經典詩文作品,,對它們進行研究,作出迥異于前代學者的解釋,,自然能使學生有耳目一新之感,。因此,他的科研工作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是在這個方面進行的,。
在治學,、科研方面,王繼學一直努力堅守嚴謹,、扎實的學風,。在他看來,人文學術研究不能只追求數(shù)量的累積,,還應注重精品的錘煉,;不能只看短期的效益,還應重視學術精品的打造,;不能只講創(chuàng)新,,還應能夠傳承。他共計出版學術專著四部,,其中論著一部,,《墨學對中國社會發(fā)展的影響》(山東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二作者),;古籍整理著作三部,,分別為《墨子箋》(鳳凰出版社2020年)、《述書賦》(鳳凰出版社2020年),、《樂府雜錄·琴史》(鳳凰出版社2021年),。在《宗教學研究》《大連理工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等刊物發(fā)表論文多篇。主持并完成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項目“先秦諸子之學對晚清民國社會發(fā)展的影響”,,目前主持山東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研究重點項目“東京大學附屬圖書館與文學部圖書館所藏漢籍調查編目”,。
此外,他積極指導學生社團,、社會實踐活動,、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先后為煙臺大學國學社,、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學生會開設國學知識講座,、考研輔導系列講座,擔任多屆煙臺大學國學達人挑戰(zhàn)賽的審題教師,、評委,,擔任“三元社會實踐”“流云漓彩”等大學生社會實踐團隊的指導教師。
以文潤心 以文化人
“動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動人以行者,其應必速”,。王繼學認為,,作為教師,以身作則是培育學生良好人格的最重要方式,。講臺本身就是育人的舞臺,,教師對教學工作有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必然會對學生產生積極正面的影響,。課堂上,,他注重挖掘文本的精神內涵,以課堂教授內容為依托,,將語文學科的人文性與工具性有機結合,,不僅關注學生人文知識及相應能力的掌握,更重視學生良好素質的養(yǎng)成,。用正確的教育思想觀念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處世、學會與他人合作,,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人格,。他在講《詩經》中的《關雎》時,會結合《毛詩》的解說,,將古人關于夫妻關系應“摯而有別”的思想介紹給學生,,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婚姻觀念。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生活中,王繼學以朋友的身份關心學生生活,,與學生平等交往,,將立德樹人貫徹在點滴小事中。中131-5班的一位同學曾因急病需要住院手術,,但身上沒有帶夠住院所需費用,,家人又遠在新疆,王繼學在得知這一事情之后,,代其繳納住院費用,,并組織班級同學輪流陪護,直至其家人趕到,。
對于班級管理,,王繼學有一套獨到的方法論,他秉持以學生為教育主體的理念,,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認識自我、管理自我,,建立自信,、發(fā)掘興趣、培育專長,。從大一時期即引導學生盡快適應大學學習生活,,變高中時期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中小學時期的“被規(guī)劃”學業(yè)為主動規(guī)劃學業(yè),,變“隨大流”式的學業(yè)規(guī)劃為個性化,、差異化的學業(yè)規(guī)劃。曾擔任中131-5,、中181-5的班級導師,,現(xiàn)任中221-4班導師,他側重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積極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已經畢業(yè)的兩個班都是同屆班級中各方面成績比較突出的,這兩個班級的學生也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如中181-5班先后被評為學院,、學校紅旗團支部,、優(yōu)秀班集體,,最后獲評山東省優(yōu)秀班集體;中131-5班的考研成績突出,,有十余位同學先后考取985,、211院校研究生。對碩士生的培養(yǎng),,王繼學注重幫助他們夯實基礎,,盡快進入研究狀態(tài),并堅持每周進行一次談話指導,,督促引導研究生的學習,。
教書育人,,必循行為之師范;語文化人,,以逢桃李之春風,。三尺講臺,十二載春秋,,王繼學老師守心如初,,嚴謹治學,樹人為本,,捧出一顆丹心,,收獲桃李滿園。